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
马来西亚是一个华人占比比较高的国家,其国内的华人一度曾占到一半之多,现在,虽然马来西亚华人的数量有所下降,但也占到了总人口的1/5左右。

但如此庞大的人群,在马来西亚所受到的待遇却并不平等,尽管马来西亚华人也曾试图争取平等的权利,但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。如今,马来西亚华人最担心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,因为98岁的马哈迪再次对大马的华人发起了挑衅。

大批国人“下南洋”

马来西亚一度是国人比较偏爱的旅游地,因为马来西亚生活着大批华人,对于国人而言,出国旅游的语言障碍比较小一些。

确实,马来西亚是海外华人聚居最多的国家之一,如今马来西亚已经有近700万人华人,占到了马来西亚总人口1/5。那么,为什么马来西亚会有这么多华人呢?

从历史上来看,华人南下马来西亚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。当时我国国力强盛,对外贸易也十分发达,我国东南沿海福建、两广等地区的商人就开始下南洋做生意,一部分人便逐渐在马来西亚定居,而成为了最早生活在那里的华人群体。

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,也有许多人在途经马来群岛时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前行,便留在了马来群岛生活,而后又因为长期的海禁政策无法回归故土,便在马来群岛繁衍生息。

此后,直到清朝末期、西方列强侵略我国,才又有大批国人因为各种原因“下南洋”谋求生计。在这个时期,“下南洋”的国人非常多,加上长期在马来西亚定居的华人不断繁衍生息,当地的华人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。

在巅峰时期,马来西亚华人所占当地总人口数量曾经达到一半之多,而这同样也给华人带来了危机。

众所周知,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,我们似乎天生就懂得勤劳致富,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总能想尽一切办法、克服一切困难,去创造美好的生活。这不管放在哪里,似乎都是美好的品德,但当地的马来族群却不这么认为。

因为当1957年马来西亚终于获得独立之后,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是马来人,可偏偏华人却在经济上拥有着“断崖式”的领先优势。1970年的数据显示,当时马来西亚华人的户均收入是394马币,而马来人家庭则只有172马币,甚至连华人的一半都不到。

而且,大多数马来人只能承担低技术的工作,那些需要更多知识和技术的工作几乎被华人、印度人包揽。

一份数据显示,占到马来西亚人口65%的马来人所创造的GDP只占到了该国的4%。

尽管这一切是华人用自己的勤劳努力换来的,但是马来人却认为是这些“外来人”夺走了他们的工作、收入,令他们蒙受了损失——尽管这些华人的先祖可能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定居,他们自己也一直视马来西亚为自己的祖国。

马来人对于华人的愤怒,最终表现在政治上表现了出来,他们开始明目张胆地排挤华人。

争取政治权力的失败

马来族排挤华人的第一步,就是设法将华人赶走,他们认为,只要华人减少了,华人的优势自然就会下降。

于是,新加坡被迫独立。新加坡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“被迫独立”的国家,而他们正是被马来人赶走的。

在1959年新加坡取得独立之后,由于李光耀认为新加坡面积狭小、人口稀少、资源有限,很难独立发展,便设法让新加坡与隔壁的马来亚合并了,再加上附近的两个英属殖民地,这才有了马来西亚。

可在合并之后,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矛盾却日益激烈。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大政方针、经济政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,更是因为他们在种族权利的分配上有着巨大的矛盾。

李光耀认为,马来西亚应当施行民族平等的政策,即“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”,可掌握政治权力的马来族,却要坚持“马来人至上”的民族保护政策。

由于双方的矛盾日益严重,在合并之后仅仅2年,马来西亚国会以0票反对的“一致结果”,投票决定将新加坡逐出马来西亚联邦,和新加坡一起被赶走的,还有大量的马来西亚华人。

在李光耀含泪宣布新加坡独立时,马来西亚华人的数量也大幅减少,但这似乎并没有在增加马来人的优势,因此,针对华人的各种歧视性政策还一直存在。马来西亚政府还一直鼓励马来人多生小孩,为马来人儿童提供非常优厚的政策,以便快速提升马来人的数量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自古以来就不太愿意与政治沾边的华人,也“不得不”开始谋求政治地位。

最终,在1969年的大选中,以华人为代表的反对党同盟获得了50.9%的选票,首次实现了对马来人主导的联盟党(即国民阵线的前身)政府的超越,尽管联盟政府在国会议员选举上仍旧占据2/3多数,但反对党同盟于当年5月13日举行了胜利游行。

可马来人对此结果难以接受,他们掀起了一场针对华人的大规模流血冲突来发泄自己的愤恨,由于事件性质过于严重,马来西亚多地进入了戒严状态。

有数据显示,这次冲突造成了数千人伤亡,其中绝大多数为华人,而且,在这次冲突中被逮捕的华人也是最多的,因此这次事件也被称之为“五一三排华事件”。

此事之后,马来西亚华人在平权运动方面就极为克制,他们明白,在马来西亚的特殊背景下,他们的平权运动实在是难有作为。

而与之相反的是,在此事之后,马来人的特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,甚至“马来人至上”还成为了马来西亚宪法中明确规定的权利。

来自马来族群的挑衅

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人实施了全面的打压政策。在经济上,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公司必须得至少雇佣30%的马来人和其他少数“土著”才能开业,否则便会受到处罚;马来西亚政府还通过强制手段大量收购华人股权,增加马来人在企业中的控股权。

在政治上,马来西亚政府强制招收相当比例的马来人公务员,对华人的政治权力进行很大的限制。

在教育上,马来西亚强行推行马来文化教育,要求学校以马来语授课,在大学里,有七成招生名额必须留给马来人,包括华裔在内的其他族群只能分剩下的三成名额。

这一系列政策,几乎都是在劫华人的富,济马来人的贫,不得不承认的是,这种劫富济贫的政策,效果显著。数据显示,从1970年到1900年的20年里,马来人的贫困率下降了超过30%,从56.4%降低到了23.8%。

但由于这一系列政策损害了华人的利益,大批华人便开始谋求出国发展,这导致马来人的贫困率下降了,可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速度却不断减缓。

如今,马来西亚华人的数量依旧在不断下降,但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马来人仍然没有减少对华人的排挤。

最近,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迪再次对华人发出了挑衅。马哈迪即马哈蒂尔,曾两度担任马来西亚总理,是该国非常著名的政治人物,今年已经98岁高龄,却仍然活跃在政坛上。

马哈蒂尔在担任总理时,总是表现得十分亲华,但一下台就会露出自己“反华”的真面目。例如,前两年,马哈蒂尔还声称华人无法融入马来西亚是因为华人使用筷子吃饭,而不直接用手抓饭吃。

就在今年,马哈蒂尔的“反华”思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他发起了一份《马来人宣言》,声称在建立一个“可持续发展国家”的过程中,马来人的利益必须得到优先考虑。

马哈蒂尔在这项宣言中声称,马来人作为马来西亚的土著民族,从来都没有主导过国家经济,现在甚至连政治权力都快要保不住了,而这完全都是马来西亚领袖们的疏忽。为了扭转这一局面——马哈蒂尔强调——马来人应当抛开个人利益,团结一致,争取到更多的权利。

马哈蒂尔原本计划在今年3月就宣读这份《马来人宣言》,但由于各种原因,这次活动拖延了数月,最近才由大会秘书处宣读。

在《马来人宣言》发表后,马来西亚诸多政治人物都对此表示了支持,例如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、土著团结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法依沙和最高理事依斯干达等,甚至在马来西亚形成了一股风潮。

而这其实正是马来西亚华人最为担心的事情。马来西亚政府已经长期执行“马来人至上”的政策,排挤华人生存的空间,可华人的一再忍让,却让马来人一再得寸进尺,现在还又提出了新的“宣言”,不仅要“保住”国家政治权力,更要“夺取”国家经济大权。

其实,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,在经济方面,马来人依靠平等竞争是竞争不过国人的,那么马来人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夺取经济大权,似乎也是我们可以预见的了。

在最坏的情况下,马来人完全有可能再掀起一场暴力冲突,来实现排挤华人的目标,而即使他们采取比较温和的手段,这似乎也意味着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会比过去更加艰难。只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,都是华人不愿意看到的。来源:孔甲丙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腾讯云图,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,模板丰富,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。
Top